最近白酒圈可是炸开了锅!7月28日,贵州省仁怀市酒业协会发布通报,“茅台八仙”之一、仁怀市酒业协会生产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冯小宁,因违反行业自律规定,被撤销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资格,直接除名还公开通报!这消息一出来股票配资杠杆,大家都在问:冯小宁到底干了啥?行业自律又怎么突然发力了?这背后,藏着白酒行业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?
冯小宁可不是一般人,她的履历堪称传奇。17岁进入茅台酒厂,拜在郑永恒师父门下学习品酒调酒,19岁就主持茅台酒厂“车间品酒评级”工作,二十多岁就凭借“”的花名在酒行业声名远扬。1983年,25岁的她被挖到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基地主持调酒,1989年通过省级品酒师考试,当时全省才9个人通过 。这样的成就,足以让她在白酒行业站稳脚跟,成为众多从业者仰望的对象。
可谁能想到,这样一位行业大咖,会被协会除名。虽然通报里没说具体违规细节,但结合近期行业动态和网友讨论,也能猜出一二。有网友爆料,冯小宁可能涉及虚假宣传。今年3月,市场监管部门在某短视频平台发现一款标注“冯小宁亲酿”的“御钓台·金奖纪念酒”,宣传中声称“加30年以上的老酒” 。要知道,新版《自律公约》严禁虚标年份等行为,这很可能就是她被除名的导火索。还有网友提到,现在市面上各种“冯小宁酒”“冯老师亲调”层出不穷,质量却参差不齐,严重影响了行业声誉。
其实,不只是冯小宁,白酒行业类似的乱象一直不少。有些小酒厂打着“大师酿造”的旗号,卖着价格虚高的酒,酒的品质却对不起价格。还有些企业在原料、工艺上偷工减料,却在宣传上夸大其词,欺骗消费者。比如前几年某品牌号称用了独特古老工艺,结果被曝光只是普通酿造法。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,也让整个白酒行业的信誉受损。
这次仁怀市酒业协会对冯小宁的处理,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:行业自律不是说说而已,触碰红线就得付出代价。新版《自律公约》从原料种植、基酒生产到市场营销设定8章24条细则,还建立“三类企业”分级动态管理机制,对违规企业绝不姑息。这对白酒行业来说,是一次重塑形象的好机会。
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,这次事件也是个提醒。买酒的时候,可不能只看“大师”“年份”这些噱头,得更关注酒的品质和口碑。就像网友王先生说的:“以前看大师推荐就冲动消费,现在才明白,还是要理性选酒。”
白酒行业要健康发展,离不开严格的行业自律和监管。希望这次冯小宁被除名事件,能成为行业整顿的开端,让白酒市场回归品质至上,让消费者喝到真正放心、优质的酒。
瑶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